十载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艺信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办学定位服务地方、人才培养面向地方、科学研究围绕地方、文化传承引领地方”的办学思路,笃定实干、勇毅前行,一步一个脚印,在向应用型大学转型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内涵式发展之路。
(学院新校区)
把牢政治方向,牢记育人初心使命
10年来,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把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育人导向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教育广大师生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内涵,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加强党的领导。学院党总支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前提,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员工牢固树立“大思政”理念,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持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持续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党总支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职能部门和各院系各负其责的协同联动机制和工作格局。
(“时代楷模”曲建武教授到校为学生作报告)
坚持价值引领。学院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师生理想信念,厚植师生家国情怀,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方式。一方面,把疫情防控、科技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内容作为生动的教育引导内容,定期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触摸庄河”等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师生社会使命和担当;另一方面,学院先后邀请郭明义、曲建武等“时代楷模”到校开展讲座、报告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突出优势育人。作为一所具有艺术专业优势的院校,学院坚持红色引领,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抗击疫情等重要事件,通过书法、篆刻、歌舞、文创等艺术表现形式,鼓励师生围绕红色文化传承开展创作,赓续精神血脉,抒发师生的爱党爱国之情,引导师生与时代同向同行,与祖国同心同德,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教师刘宇篆刻作品展)
10年来,学院锚定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应用型民办大学建设目标,着力在转型发展、服务地方上下功夫、做文章,坚持构建知识与能力统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
办学条件极大改善。由于历史原因,学院长时间借用资源办学的窘境严重制约了学院发展建设,2014年10月,学院在庄河市征地建设新校区,历时三年建设,一座占地770余亩,建筑面积25.5万平方米的“人文、绿色、智慧”校园竣工投入使用,2017年9月,学院开始在庄河校区招生办学。新校区的建成极大改善了学院办学条件,为学院健康可持续发展和下一步转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学院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学院紧紧围绕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构建以工为主,工、管、经、文、艺等五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形成了与地方产业紧密对接的装备制造、信息电子、现代商贸专业集群。从2015年起,学院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先后新增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互联网金融、网络与新媒体等新兴专业,同时建立专业预警退出机制,对生源与就业矛盾突出的专业采取减招、停招等措施,逐年减少艺术类招生计划,先后撤销2个专业,停招5个专业,有效提升了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
教学改革稳步推进。学院连续多年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产出导向(OBE)教育理念,明确了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根据国标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彰显专业办学特色,大幅度提高实践教学占比,实现了课程紧贴生产实际和技术进步,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目前应用型专业占学院专业总数的90%。近年来,学院先后获批“教育部‘1+x’证书试点院校”、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1个、省级转型发展试点专业2个、省级大学生实践基地5个,省级一流课程12门、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应用型转型成效明显,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学生金工实习)
因材施教扎实开展。学院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关爱每一名学生成长成才。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做好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调整专业、课程辅修、分级教学、创新创业、考研辅导、国际交流”六大举措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在就业、创业、升学、留学等方面激发学生潜能,开展多样化、差异化培养,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实现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学院与美国恩波利亚州立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
校地合作成果丰硕。学院2017年搬迁到庄河校区后,与庄河市政府签署校地合作协议,连续三年开展“触摸庄河”活动,与庄河市各行各业开展政、产、学、研项目和活动近百个,参与师生达到万余人次,促进了校地融合发展。学院相继与省内外百余家企业在人才培养、实习实践、科技研发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校企合作,有力地推进产学研合作和校企协同育人,学院先后获批教育部产教协同育人项目10项。
(校地合作开展“触摸庄河”活动)
聚焦就业创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10年来,学院始终把就业创业工作作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升质量为目标,以促进全面发展为根本,努力促进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
创新就业工作机制。学院积极探索构建“招生、培养、深造、就业、发展”五位一体就业创业育人工作体系,形成一把手主抓就业、一盘棋全员参与、一体化课程体系、一站式就业指导、一系列就业举措“五个一”就业工作机制,实现学生充分高质量就业创业,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学院先后获得“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培育双创教育体系。学院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教师全员参与创新创业指导,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周期,出台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取得较好效果。近三年,学院各类创新创业比赛成绩屡创新高,共获省级以上奖项464项,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3项;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48项,二等奖108项,三等奖233项,优秀奖57项。
(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荣誉墙)
学海扬帆风力满,砥砺奋进谱新篇。2022年,恰逢学院建校20周年,站在新起点,建功新时代,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践行“四个服务”历史使命,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